最近路过新都区泰兴镇,老街正在如火如荼的拆迁改造,偶然发现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式建筑 ,当地老人们都称其为——南华宫。根据不可靠记载,泰兴南华宫修建时间至少在100年以上,虽然破败不堪,但是观其建筑细节,非常的精美卓绝,其飞檐斗拱,颇有气势。如今正面临毁坏性拆除,当地老百姓都颇感可惜,一座南华宫,承载了泰兴许多原住民的生活记忆,如此拆迁,实属可惜。 泰兴南华宫是岭南客家人在泰兴修建的聚会的活动场所。由于是信仰道教的盐商修建的,故定名为“南华宫”。庄子著《南华经》,故有南华老祖传说,南华宫美名由此而得。四川省许多古镇老街都有大量的南华宫,泰兴南华宫算其中之一,虽然破败,但是由此可以看出泰兴老街的记忆。 许多南华宫在十年文革‘破四旧’浪潮中纷纷被拆除,保留下来的甚少。南华宫是广东客家先民修建的会馆。客家先民因为躲避战乱,在唐代末至宋代末期间,从中原地带迁移到江西、福建,继尔发展到广东定居下来,经过几百年的时间,清康熙乾隆年间,客家人为了生活相继来到了广阔的西蜀大地四川安居,他们带来了古代汉人的饮食生活文化及风俗习惯,为了凝聚同乡力量,增强同乡族人的关系,于清雍正年间(1723年——1736年)在四川遍地都修建了不少的‘集会场所’,来祭祀桑梓大神。在移民居住多的地方,这些场所几乎每个场镇都有,在这些场所里一般供奉着佛、道、儒神像,还在墙上刻画中国古代名人事迹典故,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限进行舞台演出,成为重要的移民活动场所,其面积从几百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不等的规模,刻工精细,正副殿摆设区分明显,内外院坝宽敞,现保存下来的南华宫大都经过修善,解放后南华宫的命运和众多的大小宗祠堂一样,全部纷纷做为学校、粮食加工房、粮仓、行政办公场所或是改建民宅了,泰兴的南华宫就是被改建成了粮仓。 泰兴南华宫目前只余一正殿,虽然破败,但是那高翘的飞扬,精致的檐帽,栩栩如生的檐脊,无一不显示其精美的建筑风格,整个宫殿给人以幽净之感,就文化和历史建筑考虑,本人认为拆除是在可惜,但是开发成一小的景点是否又不太现实,如果有有识之士看到本帖可以征集大家的意见给相关部门参考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